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普法天地 -> 媒体聚焦

【河南法制报】这个庭长不简单

  发布时间:2018-04-26 09:04:58


    “不好意思,刚刚开完一个庭,现在案子比较多,今天上午就有四个要开。”进门说话的人叫潘伦皓。

    潘伦皓是光山县法院的一名员额法官,也是民事审判第四庭庭长,2017年个人结案549件,结案率达96.32%,因为工作能力突出,荣立个人三等功,先后被信阳市中级法院评为办案能手,被市委评为五星级政法干警等,所带领的民事审判第四庭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被市委评为“五星级政法单位”。

    “549起案件,你一个人咋结的?”潘伦皓刚坐下,我便开始发问。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群众维权意识不断增强,案子增多也理所当然。”潘伦皓说,无论案子大小,他们都要有一个正确的工作态度。

    “除了好的工作态度外,你有自己的工作方法吗?”我紧接着问。

    这时,潘伦皓笑了一笑,告诉我他还有个绝招——“传帮带”。平日里,他会强化对团队的管理,针对团队人员的优势和特点开展针对性辅导。作为一名老法官,潘伦皓毫不吝惜,把自己总结的那些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工作经验倾囊相授,呵护团队中年轻成员的成长。

    在日常办案中,潘伦皓还特别注重加强团队作风建设,规范成员的言行举止。他要求团队成员主动与当事人沟通,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耐心解决当事人的诉求,通过在诉讼程序中加强与当事人的这种良性互动,争取当事人对法院工作的支持和理解。

    姚国辉是团队中的一员,他告诉我之前就有一起关于环境污染的案件,因为自己没有经验,处理纠纷很困难,总是打不开局面。后来,潘伦皓和他一起去反复查看现场,并帮助他梳理工作思路,使案件得到圆满处理。

    在和团队其他成员的交流中,我发现大家都说潘伦皓是时间观念很强的人,无特殊情况,系统分配的案件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办结,从不因为时间问题影响当事人权利的实现。有时候需要加班,潘伦皓还不忘给大家带上夜宵,给大家温暖。

    光山县扶贫攻坚任务重,潘伦皓有四户帮扶对象,他每周坚持至少两次到帮扶户家中帮扶,宣讲扶贫政策、制定帮扶措施、了解脱贫动态,同时还利用自己的优势,从法律上进行帮助。

    “马上又要开庭了。”说话间,潘伦皓已出门准备开庭前的工作。

    正是有像潘伦皓这样的众多一线法官一样贴近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将纠纷化解在最前沿,依法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才越来越强······

http://newpaper.dahe.cn/jrab/html/2018-04/23/content_240163.htm

责任编辑:Soso    


关闭窗口

地址:信阳市羊山新区新五大道和新二十六街交叉口(东北处)  
邮编:46400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