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信阳市新县陈店乡党委书记虞艳的记忆里,从小耳熟能详的就是聆听亲人讲述先辈的故事。
如今,她既是一名基层工作者,也是一名红军的后代。她所工作的陈店乡原名柴山堡,是鄂豫皖边区第一块革命根据地,当时全乡不足1万人,但有5500余人投身革命,2200人为国捐躯。现在的陈店乡有1.6万人,大多都是革命后代和军人家庭。
在她的眼里,新县法院的法官特别忙,他们经常到村部和农户家中开庭断案,不让群众多跑路。法官们解释说:“我们不仅要维护现役军人军属的合法权益,还要同等对待退伍军人、烈士遗属、革命烈士后代。”
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社军对《法制日报》记者解释说,信阳是驻军大市、兵源大市,每年应征入伍青年达4000多人,同时也是红色群体相对集中的地区,各类涉军优抚对象达30万人,居全省第一,全市两级法院将其全部纳入司法拥军范围,作为继承发扬革命老区光荣传统的重要载体。
河南高院院长张立勇实地调研后认为,信阳涉军维权工作不再满足于军人军属和驻军单位等特定群体,把服务范围扩大到对革命作出贡献的红色群体,突出了对他们的司法保护。他要求在全省法院系统推广“信阳模式”。
http://epaper.legaldaily.com.cn/fzrb/content/20150728/Articel03007GN.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