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院文化 -> 文体园地

“高老头”漫画

  发布时间:2015-05-27 15:35:09


    五四青年节刚刚过去,年青干警的青春热度像五月的阳光席卷侵袭着我们的视野,当我们将目光聚焦在优秀青年的时候,我们的身边还有一群人!他们寻寻常常、他们普普通通、他们吃得住苦、他们耐得住烦,他们没有过多的言语,他们许有些微的抱怨,他们有着不小的年龄,他们更有日渐斑白的头发,他们不显山不露水,可就是他们扛起“文革”之后法院重建的重任,可就是他们撑起法官队伍的脊梁,或许他们不如成批的法科院校生专业,或许他们不如年青的新生代紧跟潮流,可就是他们承上启下、为共和国法制春天奠定基石。而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位同志——高松,同事们更多亲昵的称呼他——高老头。

    高老头十分敬业,虽然还有两个月就要退休,而且从事司法会计工作也三十多年了,但我从未见他有半分懈怠,时常加班加点,从未迟到早退。他尽职尽责,认真开具每一份票据,做好每一笔款项的往来登记,确保每一笔支付的准确;他任劳任怨,财务室内、立案大厅、银行柜台,总能见到他微躬后背,一笔一笔认真书写的身影。
    高老头的热心是有目共睹的,作为一名司法会计,高老头少不得和当事人打交道,他微微下垂的嘴角、稀疏花白的头发总是给人一种平易近人的亲切感,特别多的人喜欢找他问事,时常在门卫室、立案大厅甚至楼道里就看到当事人围住他问路,而他总是不厌其烦一遍一遍解答。
    说到高老头的热心,不得不着重说一说他的大嗓门。当事人一问事,高老头的回答总是声若洪钟,数米之外的房顶都会被震下一层灰来,时常当事人还没找到法官,法官已经过来会见当事人了。知道的人觉得高老头耳朵背声音大也挺好,真正应了那句老话“通讯基本靠喊”;不知道的人难免觉得高老头架子大顶牛冲两句,时常闹笑话。“怎么了?怎么了?你们办公室这是在吵什么呢?”,隔壁办公室的蔡姐急匆匆的跑来问,原以为是发生了什么大阵仗,其实不过是高老头向当事人说明转款所需资料,当事人被嚷嚷懵了,一问不知,再补充说明,再问不知又补充说明,办公室地方小回声大听起来就像吵架。而这样的桥段,隔三差五就要来一次,次数一多听见闹哄哄的财务室,不少人都会忍俊不禁的笑一笑。高老头的敬业、热心、大嗓门,成为路人皆知的“高老头三宝”了,年纪相若的同事总会拿出来和高老头开两句玩笑,高老头从不以为意。
    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高老头”,或许他们不会像年轻法官那样熟练使用电脑,但那一份份铿锵有力的手写文书彰显着他们对工作的执着;或许他们不会用微信、微博这样的新媒体,但一摞摞厚厚的报刊、书籍,无不述说着老当益壮、学无止境。
    传承与创新,梦想与热爱!在老一辈法院人对法治孜孜追求的指引下、 坚韧意志的鼓舞下,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更应该去热爱、去践行法治的追求。

责任编辑:陈晨    


关闭窗口

地址:信阳市羊山新区新五大道和新二十六街交叉口(东北处)  
邮编:46400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