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信阳市中级法院宣传科科长王明强打来电话:“李记者,我们院的巡回培训班要到新县,给那里的人民陪审员进行培训,你有没有兴趣去看看?”
送课上门?听起来挺不错,当然要过去了解一下。
两个小时的路程后,我们到达了授课地点——新县法院的会议室。同行的有信阳市法官学院院长刘军和3名讲师。这3名讲师抽调自法官学院的师资库,都是具有丰富审判经验和教育培训经验,专业知识扎实的一线审判法官。刘军说,有时候他们也会请省里的专家前来授课。
这次培训要进行3天,主要讲授一些操作性比较强的法律基础知识,以及人民陪审员基本制度、职责、地位和作用等。“人民陪审员不是法官,并不需要太强的专业法律知识,组织培训是为了让他们在参与审理的过程中,通过常识和个人感知把握基本尺度,促进案件高效、高质审判。”刘军说。
第一堂课开始前10分钟,会议室里已经坐满了人。在和一名参加培训的人民陪审员聊天中得知,以前的培训都是集中到市里的法官培训学校,路途遥远不说,许多陪审员都是兼职,一走三四天去参加培训,时间上也保障不了。同时,住宿、交通费用也是一大笔开支。
现在,随着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的开展,信阳市的陪审员人数达到了几千人,来自各行各业,知识水平、职业背景和专业特长各异,这就要求法院不断改进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容,提高新增人民陪审员的履职能力,使他们尽早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陪审工作中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信阳市中级法院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梳理了法院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了解了培训工作的短板所在,就要积极行动、立即整改。既然集中到市里培训有难度,那就改变方式,变集中培训为巡回培训。信阳市中级法院遂组织优秀法官培训团,决定主动走出去、下基层,到每一个县区“送课上门”。
4月25日,是信阳市中院巡回培训的第一次尝试。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当期培训结束后,受训的140名人民陪审员普遍反映这样的培训形式很好,讲课质量也很高,从中受益匪浅。这种巡回培训机动性强,随时可以组织,时间上有了保障,从经费上也为各县、区节省了开支,得到了当地县(区)委、人大、政府的一致认可。这不,同样对巡回培训赞不绝口的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立鹏今天还专门前来作了课前动员。
据了解,目前这种巡回培训已经开展了3期。信阳市中级法院计划在4月至5月期间,对2013年度全市新增的1340名人民陪审员进行全员培训。在培训的同时,他们还同人民陪审员进行了座谈、交流,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以后,法院会根据人民陪审员的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
说起来,真不能小看这一次小小的培训方式变革,它所反映的,是工作作风的改变,是工作方式的创新,是及时回应群众呼声的务实之举。
http://newpaper.dahe.cn/jrab/html/2014-05/16/content_1077204.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