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司法风险防控机制和法院廉政文化建设,增强队伍防腐拒变能力,新县法院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增强队伍免疫力。
牢筑法官与律师“隔离带”。新县法院明确规定法官为律师介绍代理、辩护等法律业务,或与当事人的律师权钱交易、泄露审判秘密等,必须从严处理。该院还对外公布了举报电话:6367660。法官与案件当事人委托的律师有亲朋、同学、师生、曾经同事等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严格实行回避制度,从源头上杜绝“人情案”“关系案”。2011年来该院共接受法官自行回避申请 16 次 。设置“廉政监督卡”和“群众满意度计分卡”由立案庭发放给前来咨询立案的当事人及其代理律师,待问题解决后填写,交由该院监察部门保管,并纳入年终绩效考核。
打造法院廉政文化“软环境”。借助移动通讯平台,定期每周一免费向全院干警发送廉政格言短信,给工作人员输入“廉政鸡汤”。在1到6楼走廊两边悬挂共计80 幅法律名言警句字画,打造法院“司法廉政文化长廊”,让干警时刻警钟长鸣。继在该院开展“廉政亲情寄语”,打造“办公室廉政文化”活动后,开展“廉政亲情寄语感悟”评比活动,组织全院干警书写“亲情寄语感悟”,并从中评出了10篇优秀文章印制成册发往各庭室进行学习。充分发挥新县红色革命老区优势,在“清明”“建党”“建军”等重大节日组织干警到烈士陵园、将军墓、鄂豫皖苏区博物馆学习红色文化,接受革命先辈的“清廉,为民”等思想的熏陶。
搭建沟通群众“连心桥”。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坚持相信和依靠群众的路线。将“一村一法官”、“一企一法官”、“一校一法官”制度落到实处,定期由“包村”“包企”“包校”干警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活动,为村民、企业提供法律咨询。以“送法进学校”活动为契机,把课堂作为法制教育的主阵地,2011年来与县内42所中小学共建法制教育基地,选派42名资深法官在重点学校兼任法制副校长,长期坚持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法制教育工作。近年来,该院以5个人民法庭为依托,在偏远乡镇大力推行巡回审判工作。今年1至8月份,该院巡回审理各类纠纷案件208件,接受群众法律咨询560余人次,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称赞。
擦亮司法公开“玻璃窗”。“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将权力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廉政才更有保障。近两年来,新县法院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案件382件,一审普通程序案件参审率达41.3%。该院先后四次报请县人大常委会任命人民陪审员34人,2013年,在充分考虑社情民意的基础上,从妇联、工商、民政部门、居委会、武装部、团委等群体中精心筛选,报请县人大补选了12名陪审员,充实了原有陪审员队伍。今年1至8月份该院继续做好庭审直播、文书上网、微博直播案件等工作,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公众知情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