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新县法院千斤法庭认真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大力推行司法便民、亲民、护民举措,羸得了司法辖区内群众的认可和赞誉。
一是方便人民群众诉讼。在法庭办公室里为来诉来访群众安排了休息的桌椅,并提供纸、笔、茶水和法律书籍。随案发放诉讼指引材料,详细释明诉讼风险和举证规则,为当事人提供详实的诉讼指南。对老弱病残当事人特殊照顾,实行电话预约立案或主动上门立案。对涉及农民工、下岗职工、低保失业人员、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案件,坚持快立、快审、快判。
二是拉近群众与法院的距离。教育引领干警换位思考,不让告状群众在法庭受到冷落,不让当事人对司法失去信心。深入开展学习活动,人人写心得谈感受,对照先进找差距,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切实增强为民意识。要求法庭干警对来诉、来访群众“带一张笑脸、让一把椅子、送一杯茶水、听一席唠叨、送一声慢走”,让人民群众从法庭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到法官的亲民、司法的人性和法律的温情。
三是保护不同群体的合法权益。对于离婚等常见家庭纠纷,审理中积极倡导尊老爱幼、文明和睦、相互扶助的道德风尚,注重保护无过错方和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在处理相邻纠纷等案件过程中,坚持释法明理和维护邻里团结并重,全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庞大、法律意识较差的实际,加强与辖区学校的联系,大力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