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纠纷是人民内部矛盾引起的纠纷,既是不和谐因素,也是影响安定团结的因素。为此,河南省息县法院提出在新的一年里把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和谐机遇作为民事审判工作的大局。并提出三项措施。
一是强化调解意识,提高和谐机遇。该院首先是加强调解意识教育,提出调解就是打造和谐,调解就是为和谐创造机遇。要有主动调解意识,收案首先想着调解,变着方式多次调解,用心调解,要明白,调解就是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服务,有1%的调解希望,就要做100%的调解努力,要有屡调意识,谨防一、二次调不成就判。要心系百姓,心系平安,心系和谐,心系大局。
二是制定调解目标,增大和谐机遇。在年初工作会上,该院与各庭长签订了4个责任目标,第一个是廉政责任目标,第二个是陪审员参审率责任目标。第三个是开庭网上直播率责任目标。第四个是民事案件调解率责任目标。规定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民事部分调解率为95%以上,执行案件和解率达17%以上,非诉执行案件和解率90%以上,院民事庭调解率70%以上,各基层法庭、巡回法庭、三农法庭调解率必须达83%以上。力求把纠纷变成和谐的机遇。
三是提高调解技能,创造和谐机遇。一起诉讼,表面上是一桩纠纷,实际上是一串矛盾,有些是年久矛盾的积累而引发,有些是宗族、门头之间的矛盾,牵涉人员众多,有出面的,有不出面的。故一个案件不是一二句话就能调解,也不是简单地说教就能调解。息县法院在总结多年民事审判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认为必须提高法官法学理论和语言说服水平、文学修养,调解技能,处理具体问题的能力。为此,该院在全院开展学文化、学法学理论活动,召开了民事案件调解经验介绍会,副院长、新老庭庭长、资深审判员同台献策,会后归纳出调解经验6条,有价值经验材料6份,建档保存,并将新6条经验与该院原调解“六字诀”和调解工作“十说十讲”融为一体,制成卡片发至各位干警手中,要求干警熟记,运用于审判工作之中,创造出更多的和谐机遇。
至4月10日,该院共受理各类民事案件558件,结案482件,除缺席判决案件外,调解371件,调解率达76.97%,其中有二起群体纠纷案件被调解,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