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学园地 -> 信阳审判

调解不只分对错,更让爱在家事里留痕

发布时间:2025-07-17 10:26:34


那本泛黄的赔偿金分配清单摆在调解桌上时,原告老人颤抖的手指在女儿名字上反复摩挲。2024年那场车祸带走了她唯一的女儿,留下的69万元赔偿金,此刻却成了这个家庭新的伤口。作为承办法官,我深知这类案件从来不是简单的数字分割——72岁的老人与三个外孙,法律的天平需要格外精密的调节。

调解室里的沉默对抗
绘制二次元图片.png

第一次组织调解时,女婿小帅带着三个孩子坐在被告席,最小的孩子还在摆弄书包挂件。当提到“被抚养人生活费”时,老人突然哽咽:“我女儿都没了,现在连这点钱都要争?”而小帅低下头反驳:“妈,这三个孩子上学哪样不要钱?”这种沉默中的对抗,比任何激烈的争吵都更难化解。我让助理给孩子们拿了点心,单独与双方进行了长达两小时的“背靠背”调解。


赔偿金清单上的温度

通过梳理之前相关判决书,我们制作了详尽的分配清单:被抚养人生活费优先扣除;剩余61万元按法定继承份额计算;实际支出票据逐一核对……但冰冷的数字解决不了心结。当我发现小帅提供的证据里夹着孩子成绩单时,突然有了灵感——能否在法定框架内保留亲情纽带?于是提议以"教育金"的形式暂存部分款项,既保障老人的合法权益,又维系祖孙间的情感纽带。

绘制二次元图片(1).png

最终方案确认老人应得17.8万元,其中7万元当庭支付,剩余部分10万余元老人自愿赠与孙辈。“就当是姥姥给孩子们存的教育金。”签字时老人这句话,让女婿小帅红了眼眶。


履行现场的传承

调解书签署当天,阳光照到审判庭中每个人的身上。当小帅双手将存折递给老人,老人转手交给外孙女保管时,那个瞬间超越了法律意义。旁听的司法所调解员后来告诉我,这场调解最成功之处,是让赔偿金从“争夺对象”变成了“亲情纽带”。


家事调解心法

家事案件要用“放大镜”查细节——病历本里的成绩单、书包上的小挂件,都可能成为调解突破口;数字分割需要“留白艺术”:在法定框架内为亲情保留弹性空间。

继承纠纷要算清“法律账”与“亲情账”;重大给付采用“当场履行+见证人”模式;文书措辞避免刺激性的权利义务表述;利用家事调解员挖掘情感连接点。#创作挑战赛九期#

(息县法院供稿)

责任编辑:可乐    


关闭窗口

地址:信阳市羊山新区新五大道和新二十六街交叉口(东北处)  
邮编:46400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