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学园地 -> 信阳审判

“美容针”变“刑罚针”,直击“美丽陷阱”背后的法律铁拳

发布时间:2025-07-17 10:08:16


在颜值经济火热发展的当下,“肉毒素”因出色的医美功效成为市场“香饽饽”,但也因此被不法分子盯上,成为其非法牟利的工具。近日,商城县人民法院审结的一起非法销售“肉毒素”妨害药品管理案,撕开了黑色产业链的一角,为医美行业规范发展敲响警钟。



基本案情
1.png

在利益的驱使下,美容店店主小美其明知所购进口肉毒杆菌注射剂未取得任何药品相关批准证明文件,仍心存侥幸,通过网络渠道违规购入2盒。为谋取私利,擅自将这些来源不明、质量无保障的“问题药品”用于顾客,先后为2人实施注射。这一行为不仅严重威胁消费者健康安全,更将消费者的生命健康置于危险境地。

动漫风格图片制作.png



法院审理

被告人小美实施妨害药品管理的犯罪行为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系自首,依法可以从轻处罚;其到案后主动退出全部违法所得,可酌情从轻处罚;其自愿认罪认罚,依法可从宽处理。法院经审理查明,小美犯妨害药品管理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同时禁止其在缓刑考验期内从事药品领域的生产、销售及相关活动。




法官提醒


肉毒素即肉毒杆菌毒素,通过阻断神经与肌肉间的神经冲动,松弛过度收缩的肌肉,实现除皱、瘦脸等功效。它能抚平眉间纹、鱼尾纹等动态皱纹,还可麻痹咬肌塑造小脸,同时在瘦腿、瘦肩及治疗多汗症等方面发挥作用,因而在医美市场备受青睐。


肉毒素作为毒性药品,国家对其的生产、经营、使用都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未经批准的药品,来源不明,质量无保障,一旦使用不仅可能导致过敏、中毒等严重后果,更有可能触犯法律。追求美丽无可厚非,但是美丽不应建立在违法风险之上。


随着医美市场火爆,非法渠道药品流通案件频发,消费者贪图“低价便捷”,往往成为药品安全的直接受害者。医美行业从业者应当树立正确的经营管理。消费者在选购药品、医美产品时,务必通过正规医疗机构或持有资质的商家,仔细查验药品批准文号及进口手续。对网络上的“海淘”、“代购”产品更是应该提高警惕,切勿因小失大,让“医美”变成“惹祸”。




(商城县法院供稿)

责任编辑:可乐    


关闭窗口

地址:信阳市羊山新区新五大道和新二十六街交叉口(东北处)  
邮编:46400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