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普法天地 -> 媒体聚焦

【河南法制报】忠诚履职 法佑红城茶乡

  发布时间:2019-09-25 15:54:04



   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信阳市新县、光山县进行考察调研,在全市引起了强烈反响。9月19日,信阳市中级法院干警在收看中央电视台的相关新闻报道后,纷纷表示,将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负嘱托,牢记使命,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严格公正司法,让红城信阳更红,茶乡信阳更香。
    情系红色群体依法护军强军
    2017年8月23日,是新县新兵入伍的日子。新县法院涉军维权合议庭法官为新兵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课上,该院民一庭庭长张涛围绕兵役法等相关法规,讲解了军人抚恤优待、退役安置等权利和忠于祖国、遵纪守法、发扬优良传统等义务,增强新兵依法服兵役意识和遵纪守法观念,为他们更好地进入军旅生涯奠定了良好基础。
    近年来,新县法院坚持用心、用情、用法做好涉军维权工作,加强与驻地部队互动,深入开展“送法进军营”、涉军走访、发放涉军维权联系卡等活动,切实解决了部队官兵的后顾之忧。
    作为革命老区的信阳市一直是国家兵源大市。从2013年开始,信阳法院系统就把做好涉军维权工作作为重要的司法使命,紧扣人民法院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大局的关键和核心,相继出台了涉及案件办理、工作机制、军地合作等20多项内容的系列文件,推进、实践、规范和深化涉军维权工作。
    据了解,涉军维权“信阳模式”分为10项工作机制,突出特点是教育引导广大干警牢记革命历史和强国强军的现实使命,依法为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依法审理各类涉军案件,努力让涉军维权案件的当事人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
    信阳市中级法院建立了军地联席会议、涉军案件信息通报、重大涉军案件督办等制度,将涉军维权“信阳模式”辐射到鄂豫皖三省的大别山老区法院,纵向形成了省市县三级联动的涉军维权工作机制。
    以落实最高法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为契机,该市法院系统增选了93名军人、200名退役军人为陪审员;在民事审判第一庭统一建立涉军维权合议庭,选配退役军人法官或军人陪审员担任合议庭成员;在军烈属、优抚对象比较集中的罗山县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何家冲、商城县金刚台红军洞群所在地和解放军154医院等地,设立了17个巡回审判点;将涉军维权工作的司法温暖惠及所有红色群体,全市涉军维权服务对象30多万人。
    2015年以来,该市法院系统共办结各类涉军案件525件,依法为63名退役军人案件当事人减免缓诉讼费20余万元。
    2015年7月31日,最高法发出通知,要求全国法院学习借鉴“信阳模式”;2016年7月29日,信阳市中级法院荣获“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称号;涉军维权“信阳模式”被写入最高法2017年全国两会工作报告。
    据悉,涉军维权“信阳模式”的成功实践,促进了军地融合,形成了拥军效应。该市“参军光荣、当兵荣耀”的热潮连年高涨,2014年到2018年全市每年应征入伍的大学毕业生达到30%以上,连续五届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称号,“军民团结一家亲”成为信阳老区新时代的亮丽名片。
    构筑绿色防线留住 “虫鸣乡愁 ”
    信阳山川秀美、物产丰富。“信阳毛尖”是全国十大名茶之一,信阳市连续9年入选“中国十佳宜居城市”,是一座“红”“绿”交融的魅力之都。
    近年来,该市法院系统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立足地域生态环境特点,实行“一法院一主题”模式,大力开展巡回审判,构建多元共建机制,推广复植补种司法理念,为留住“虫鸣乡愁”筑起一道绿色防线。
    加强与环境保护行政执法部门的沟通协调,推动环保禁止令实施。信阳市中级法院在信阳师范学院建立环境资源司法理论研究基地,从高校、环保、农业等单位选取了55名专家组建环境资源审判专家库,主动征求专家意见,提升审判水平;与该市检察院联合出台相关文件,将生态环境状态和功能恢复作为裁判的重要因素,统筹适用刑事、民事、行政责任。
    在该市法院系统近两年审结的60余件非法采矿案中,赵某的案件较有代表性。赵某在白露河河道禁采区擅自开挖河道,非法采砂8820.7立方米,在河道内形成长约60米的深坑和300米的引水渠道,危害生态环境,增加防汛风险。潢川县法院判决赵某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1万元,限赵某在判决生效后一个月内退赔国家矿产资源损失31万余元,并承担修复费用9.5万余元。
    据介绍,自复植补种机制实施以来,该市法院已建立12个基地,共在88个案件中对125名被告人适用复植补种机制,累计补种林木43376株,为生态信阳穿上了“新衣”。
    狠抓执行办案兑现胜诉权益
    2016年以来,信阳市中级法院在全市开展“春雷行动”“夏季风暴”“百日攻坚战”等集中执行活动,抓住破解执行难的“牛鼻子”,将执行攻坚主战场从路上拓展到网上。与最高法和省法院网络查控系统全面对接,实现对银行存款、车辆、船舶、证券等财产信息的网络查询,共冻结涉案资金近6亿元。
    为帮助法院解决执行难,信阳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印发文件,将执行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体系;市委政法委牵头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等21家单位建立执行联席制度;各级检察、公安机关在查人找物、打击拒执犯罪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全市形成了党委领导、政法委协调、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法院主办、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综合治理执行难大格局。
    在一起“问题楼盘”案件中,面对多名债权人提起诉讼,项目房产、土地相继被交叉查封的局面,该院执行局提高站位,尽最大努力把断裂的资金链“缝合”,把项目盘活,把债权人和群众损失降到最低,通过法院主导、企业和债权人自救模式执结该“问题楼盘”案件,一并解决了4起关联案件,使这个已投资3个多亿、预计投资7个亿、近6万平方米的“问题楼盘”再度开工,化解了涉及数百名债权人及购房群众的不稳定因素,受到了信阳市委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

    经过近3年的执行攻坚,该市法院系统受理执行案件57187件,已结50057件,结案率87.53%,执行到位77.3亿元。执行工作质效大幅提升,攻克了一批多年未决的老大难案件,执行队伍的司法能力、科技能力得到了实战锻炼,胜诉群众合法权益得到及时兑现,该市全社会对法治的信仰度空前提升。

http://newpaper.dahe.cn/jrab/html/2019-09/24/content_370728.htm

责任编辑:yu    


关闭窗口

地址:信阳市羊山新区新五大道和新二十六街交叉口(东北处)  
邮编:46400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