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院文化 -> 文体园地

治愈的味道

  发布时间:2019-09-10 08:53:53


    小城太小。小到一条小河,从城东头到城西头,弯弯曲曲的流过,就命名了这个城市。小到我的老妹和妹夫谈恋爱的时候,从家走到火车站,又从火车站走到家,一个晚上就这么来来回回的走了很多趟。

    小到邮政报亭的年轻人站了三十年,从小伙子站成了中年人。三十年后,我回到小城,满以为报亭已经不在了,不,不仅报亭在,连报亭里的人竟然都神奇地还在,俨然站成了一道风景、一张招牌。只是鬓角有些花灰,仿佛家中一张张贴多年的挂历,沾染上了岁月的浮尘。

    而汪记,同样也是这小城里一种独特的味道,一个神奇的符号。

    汪记,是一家卤菜馆。几十年前,它就在小城的一个十字路口,开着一家店,虽然门前人来人往,它却十分安静又自在。老板娘在柜台后面,拿着扇子或拍子,有一搭没一搭地挥着。一转眼,老板娘的儿子长大了,换作挺着身孕的儿媳妇,坐在了柜台后面。

    汪记的卤菜,说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就是十分的家常。家常到小城里的人们日常总要来买一份,请客吃饭也要来一份,每到傍晚的时候,三三两两的人路过,三五分钟的时间,就打好包带走,十分的方便。甚至于骑着摩托车的人一路突突着过来,停在门口也不下车,头盔也不摘,店员就照惯例称好切好包好,送出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然后突突着离开,零钱都不见找,十分的熟稔默契。

    汪记的卤菜卖得十分随意,一份海带丝带回家,晚上足以下饭,这在三十年前最多卖三、五角钱。假如家里来了客人需要招待,就站在柜台前,逐一斟酌挑选,最后索性每样买一点,称上百十元,带回家就是一顿十分象样和丰盛的晚宴。

    时间长了,日子久了,汪记门口就成了很多人的纳凉地。常常会有两个许久不见的人,因了同一件事在此相遇,惊喜地大呼小叫,彼此握手,相互拥抱,然后说起许多彼此相熟的人和事,各种旧闻和现状,絮絮叨叨。而店里店外的老板和老板娘也并不讶异,或是早已习已为常,或是在他们的心里,早已安放着一部人们的茶余饭后史,小城的民俗风情录。

    离开小城三十年,许多人事变迁。但奇怪的是,越是许多年前的人和事,越是常常到眼前来,仿佛昨天一样。或许人总是喜欢和年轻的自己对话吧。每年回去,也总会去门口那家大骨头汤老店吃方便面,因为那家店门口的小板凳上,坐着年轻时我和我的家人。

    后来,渐行渐忙渐远。总是匆匆来,匆匆走,热热闹闹的聚餐,一群人在欢声笑语、觥筹交错中各得其所。只有我在心里暗暗计算,还有几个小时就要踏上归程。

    前几天,外甥上学的时候,捎来一大包汪记的真空包装卤牛肉,还说汪记开了好几家分店,牌子创的当当响。我笑说已多年不识其味,一边打开尝了一口,一瞬间,一种特别熟悉的记忆里的味道涌上心头,那是属于家乡的、温暖的、治愈系的味道……

    眼泪差点掉下来,因为这味道里有家乡的我们,有我们的家乡。

责任编辑:yu    


关闭窗口

地址:信阳市羊山新区新五大道和新二十六街交叉口(东北处)  
邮编:46400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