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普法天地 -> 媒体聚焦

【河南法制报】“办案状元”崔俊杰的一天

发布时间:2019-08-20 17:16:44



   2016年,他结案604件,信阳市中级法院在法院工作报告中称他为“办案状元”。他曾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获“河南省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全省法院先进个人”“全省法院优秀办案法官”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信阳市法院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探索法院工作新方法,涌现出了许多备受称赞的先进典型。今日起,信阳市中级法院在河南法制报开辟“信阳法院先进典型系列报道”栏目,由本报记者蹲点采访,集中宣传信阳市法院系统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激励引导全市法院干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作为,推动全市法院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河南法制报记者周惠通讯员杨瑛/文图
    开庭、调解、下乡扶贫……平均一年结案405件的基层法庭庭长崔俊杰总是格外忙碌。8月15日,河南法制报记者跟随崔俊杰到办案一线,了解基层法官的一天。
    他6年如一日坚守一线,在田间地头巡回审判,在矛盾现场化解纠纷。他将“一审中心主义”融入日常审判工作中,坚持调解优先,力争案结事了。自2016年以来,崔俊杰共审结各类民事案件1419件,有615件就地调解,182件就地执行,做到矛盾不出乡村、案结事了,审理期限短、效率高。今年截至8月15日,他已收案224件,结案191件,结案率85.3%。
    督促房地产公司执行
    时间:上午9时
    地点:信阳市浉河区金牛产业集聚区
    在浉河区法院门口,记者见到了刚开完庭的崔俊杰。“刚才开庭审理一个离婚案,经过劝说,原告同意和好,并向法院申请撤诉。”他说。
    9时20分左右,崔俊杰来到浉河区金牛产业集聚区督促执行。
    从2013年开始,有200余名业主与被告某房地产公司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并向被告支付房款。合同明确约定,被告应在2013年12月31日之前将房屋交付原告使用。5年过去了,被告仍未交房。42名业主到法院起诉,请求被告交房,并按合同约定支付违约金。
    开庭前,崔俊杰逐一到各业主家中,耐心听取业主诉求,充分做好庭前准备工作。开庭时,被告辩称,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出卖人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与买受人订立的合同应当认定无效。
    “本案被告确实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但是如果判决合同无效,将会使业主遭受重大损失。”崔俊杰反复研究司法解释的立法意图,认为该条法律规定规范的是为了限定出卖人的相关义务,不是为买受人设定的义务,故对被告的抗辩意见不予采纳,最终判决被告在3个月的合理期限内交房并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违约金,充分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稳定。
    判决后,双方当事人均未提出上诉。
    8月15日,距离判决生效已过去一个多月,崔俊杰到现场就是为了督促某房地产公司积极完善相关设施,尽早交房。崔俊杰耐心询问业主现在的居住情况,反复告诫某房地产公司工作人员,一定按时履约交房。将近10时,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到场的5位业主对崔俊杰连声感谢。
    调解房屋建筑纠纷
    时间:上午10时至12时
    地点:吴家店镇
    从金牛产业集聚区出来,崔俊杰和法官助理张宗华来到吴家店镇锦春园社区,回访一起交通事故案件中的原告张萍(化名)。张萍家是贫困户,她的婆婆在今年2月的一场车祸中丧生,45岁的张萍一个人苦苦支撑着这个家,没有固定收入。该案已于7月26日判决生效,崔俊杰来了解下赔偿款是否到位,看看张萍最近的生活情况。
    崔俊杰告诉记者,游河法庭辖区的出山店水库是国家重点水利建设项目。随着项目的推进,征地拆迁、安置房买卖、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等案件也随之增多,游河法庭只有一名员额法官、一名法官助理,案多人少,办案压力不小。
    “我觉得,只要有公心、爱心、细心和耐心,再多再复杂的案件也能办好。”崔俊杰很乐观。
    11时,骄阳似火,崔俊杰开车40多公里来到信阳与湖北交界的吴家店镇杨河村,现场勘查案件当事人房屋建设情况。该案原告代某、黄某承包被告王某三层住宅楼工程。双方口头约定价格后,原告便组织人员进场施工。由于被告未完全支付工程款,原告提起诉讼。被告认为原告建筑房屋质量不合格,楼梯不符合规范,导致碰头无法使用,故向法院提起反诉,请求判令被告重新修建并赔偿损失。双方均提出鉴定评估。崔俊杰决定去现场勘查房屋建设情况。在调解无果的情况下,崔俊杰告知双方尽快提供鉴定所需要的材料,以便进入鉴定程序。
    回到信阳市区,已经12时40分。“我得赶快回家,爱人今天加班,两个孩子老人看不过来,工作要努力干好,家庭也要照顾好。”崔俊杰笑称。
    巡回审判进乡村
    时间:下午3时到5时
    地点:游河乡乔庙村
    年逾90岁的孙某有7个子女,如今,她耳聋眼花,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子女照顾,而子女们相互推诿,村委会和亲戚出面调解均无果。孙某自2004年5月起一直在二儿子左某乙家生活。如今,左某乙身体也有病,一人照顾母亲,已力不从心。崔俊杰开庭审理了此案,考虑到单纯判决结案效果不好,也不利于执行,便耐心做7名被告的思想工作,最终得到理解和认同。他们纷纷表示愿意轮流照顾母亲,老人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下午4时,崔俊杰驱车来到游河乡乔庙村进行巡回审判。
    李某起诉称,2012年,被告王某趁其不在家,与陈某签订了自留山承包合同,将原告的自留山以2.1万元的价格承包给陈某,要求被告退还。崔俊杰了解到,原告和被告是多年邻居。在巡回审判现场,80多岁的老人到场为原告作证。王某出示了其持有的林权证,证明其合法享有该片山林的承包经营权。崔俊杰遂告知原告,从目前证据来看,原告仅有证人证言证明其主张,被告的林权证证明力高于证人证言,如果判决肯定对原告不利。接下来,崔俊杰充分发挥调解优势,进行劝说,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共同享有该片山林的收益权。
    近年来,经崔俊杰审结和执结的案件均能做到案结事了,所审理的案件无一超审限、无一引发上访。
    看望贫困户
    时间:下午5时30分
    地点:董家河乡李湾村
    巡回审判结束后,崔俊杰顺路来到董家河乡李湾村看望65岁的扶贫对象柴某。“他是高血压后遗症导致的偏瘫,因病致贫。”崔俊杰介绍道。
    几年来,崔俊杰坚持每月都到柴某家了解生活情况。逢年过节,他都会自费买一些油、面等生活用品看望柴某。当天,柴某看到崔俊杰很高兴,拉着他的手,如亲人一般。柴某感激地说:“崔庭长待我像亲人一样,没有一点架子,还经常帮我打扫卫生。”
    崔俊杰说,近年来,浉河区法院一直将精准扶贫工作作为践行司法为民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精准扶贫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实效性,确保国家扶贫政策落实到位,帮助群众摆脱贫困。该院机关17个党支部结队帮扶71个贫困户,作为一名党员,崔俊杰结队帮扶3户,其中两户已脱贫。
    崔俊杰回到市区,已是倦鸟归林、华灯初上。
    记者手记
    一天下来,记者看到崔俊杰的多种角色:庭长、审判员、调解员、勘查员、扶贫工作人员、司机……

    崔俊杰是温和的,调解案件时不急不躁、不卑不亢;崔俊杰是强大的,审案时不偏不倚、刚正不阿。“其实,这都是法官应该做的,全市的员额法官也都和我一样,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在他的话语中,记者仿佛看到千万个像崔俊杰一样的法官,他们把公平正义写进判决,把人生理想洒向田间地头,“崔俊杰”们凭着对审判事业的执着和热爱,恪尽职守,公正司法,守护着辖区的和谐与安宁。

http://newpaper.dahe.cn/jrab/html/2019-08/20/content_362490.htm

责任编辑:yu    


关闭窗口

地址:信阳市羊山新区新五大道和新二十六街交叉口(东北处)  
邮编:46400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