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院文化 -> 文体园地

我,一枚小法徽,与主人的三十年

  发布时间:2019-08-03 17:32:45










    1989年的春天,穿过繁华的县城街道、琳琅交错的市场,走进这座荫木环绕的四层小楼。我,一枚金灿灿、沉甸甸的小法徽,带着神圣庄严的使命,来到光山县人民法院,正式开启了我的法律职业生涯。

    很快,第二天我便有了主人——一个眉目秀丽的年轻女孩。她轻轻接过我,用手仔细擦拭着,小心翼翼地将我别在制服胸前。就这样,我们便开始了长达三十年并肩作战的践行公平正义之路。当时,光山县人民法院只有二十多名干警,主人作为仅有的几名女干警之一,毫不犹豫地站在了审判台前。纤纤玉指翻千卷,披沙沥金敲铜锤,主人虽很瘦弱娇小,但在工作中雷厉风行、果敢坚强。

    那时的工作条件很简陋,还没有规范的审判法庭,开庭就在办公室,当事人围着一张桌子,主人趴在桌子边上用钢笔记录。没有电子打印机,一个胶轮油墨印刷机承担着全院的文书印制,稍有不慎就弄得满身是油。

    慢慢的我发现,法律工作是什么呢,是办公楼深夜的昏黄灯光,也是如山的卷宗旁边早已放凉的一杯茶。无数个夜晚,在老式印刷机吱吱呀呀的运转声中,我见证着主人用钢笔一次次地修改着判决书,直到寻找不出一丝瑕疵,她的脸上才露出笑容。每一份判决背后,都凝结着她的数个不眠之夜和无数汗水。

    1995年,主人被调到基层人民法庭。在这里,她一待就是七年。基层法庭的工作并不好做,案件当事人要挨村挨户去找,送达时要面对拦路的大土狗,到村里看现场九曲回肠的田间小道一走就是一上午。那时法庭没有警车,主人出行只能靠骑自行车,适逢雨后,车胎在泥泞中烂掉是常事。骄阳似火的夏天,为了做调解,主人的脸几度晒伤。在艰难的工作环境下,主人却很甘之如饴。车子坏了推着走,推不过去就把自行车扛在肩上,阳光再烈也无妨。夜晚在村里回不来,就借住到村部,作为一个女孩,她毫无怨言。

    辛勤工作总有回报,主人用坚韧的毅力和不知疲倦的态度彻底打开了村民们的心。慢慢的,当事人好找了,工作好做了,矛盾好调解了。主人说,即使每天踏露而去、望月而归,内心也是舒畅的。在法庭的七年,日子在时光机里反复打磨,主人用自己不变的法律信仰和侠骨柔情把岁月过成诗。

    2002年,主人回到机关工作,任城关法庭副庭长。这时的光山县人民法院,办案环境已经大大优于从前,不用再为夏天开庭时手中的汗水将较薄的记录纸浸湿而烦恼,也不会为在冬天开庭时冻红的手握不住笔而着急。随着国家对法治工作的日益重视,一大批年轻干警给法院系统注入了新鲜力量,他们大多是法律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法院人员队伍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逐步向正规化、专业化迈进。年轻干警们在主人的带领下走进街道、学校、田间地头开展巡回审判、普法宣传。主人也常向他们学习最新的法学理论,在并不宽敞的办公室里,大家经常就一个法律问题讨论得不亦乐乎,忘了时间。岁月的长河悠悠流淌,榜样的精神代代相传。主人就这样用斗志昂扬、尽职尽责的工作状态,向年轻干警们展示着自己对司法正义的执着追求,对法治事业最虔诚的信仰。

    2007年,对主人和全院干警来说,是一个大日子——光山县人民法院搬进了新办公楼。庄严肃穆的审判大楼,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和审判庭,头顶上威严的国徽,无不让人感受到法院的快速发展。全新的工作环境带给主人的是越来越多的得心应手。在这里,她如一个初学者一样,第一次接触到互联网庭审直播,第一次学习网上立案及查询步骤,第一次听到“无纸化办公”理念。互联网给审判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开启了法院工作崭新的篇章,不光是硬件条件的改善,立案登记制的实施,最大限度保障了当事人的诉权。公开透明的裁判文书网彰显了法院向人民群众敞开大门、接受社会监督的底气。司法便民利民的举措愈加丰富,真正实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我与主人一同见证了法院这几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思绪被拉回到现实,窗外的电子诉讼指导屏亮了,屏幕显示着2019年7月1日。又是全新的一天,我听见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主人带了一个年轻女孩进来,我好奇地看着她,正迎上她欣喜的目光,主人拿起我语重心长地对她说:“法徽放到手心上可能感觉不到分量。但是,要把它高高地举起来,却甚是艰难。这枚法徽跟着我三十年了,今天正式把它交到你的手上,希望你能把这份法律责任和信仰传承下去”。年轻女孩稚嫩的脸庞上闪着光芒,如三十年前主人一样庄重地接过我,眼神充满坚定。

    我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身体,曾经红黄分明的图案已然有些模糊,但那座赫然挺立的天平依旧用不折的背脊伸展公平的双翼。主人“退役”了,我却如一个火炬被薪火相传下去。三十年间,我与主人一同见证了光山县人民法院的成长与发展,见证了中国法治的进步与成熟,我感到自豪。“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三十年初心不改,我会带着主人的期望,用我依旧金光灿烂的色彩照亮司法为民的道路,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法院干警,将法治信仰继续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yu    


关闭窗口

地址:信阳市羊山新区新五大道和新二十六街交叉口(东北处)  
邮编:46400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