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普法天地 -> 媒体聚焦

【河南法制报】正义审判唤醒未泯良知——案后帮扶迷途少年参加中考

  发布时间:2019-05-31 16:54:59



  张某和李某本是初三的学生,2016年9月29日,在同学李某的纠集下,一行7人对同学刘某某实施殴打,并将殴打过程拍摄成视频上传至互联网,造成严重社会影响。一审法院对已满刑事责任年龄的被告人张某、李某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后两人上诉至信阳市中级法院。
  “其实案件很简单,根据案件事实一判即可。可我们没有这么做。”信阳市中级法院少审庭承办法官张伟说,在提讯两名被告人时他们发现,两人因为哥们义气帮人打架,主观恶性不深,对被害人刘某并未造成轻伤以上后果。案发后,两人自首并赔偿被害人刘某某的损失,认罪态度较好,希望二审法院能从轻处罚。
  随后,信阳市中级法院党组得知该情况后,要求承办法官深入了解被害人刘某的现状,被告人张某某、李某某在校情况,做好矛盾化解工作,立足“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快速办理该案,争取给两个孩子一次考试机会。
  后经过承办人多次努力,在取得被害人刘某及其家属谅解的情况下。信阳市中级法院少审庭副庭长陈鑫及合议庭成员,信阳学院专业心理咨询师宋川一行驱车100余公里来到案发学校,听取了该校校长、班主任和被害人刘某某对两名被告人适用缓刑的意见。随后,宋川对被害人刘某进行专业的心理疏导,并就如何处理校园暴力案件向该校提供了应急预案等专业帮助。
  其实,这只是我省法院办理未成年人案件中“案后帮扶”的一个案例。以全国试点的郑州市中级法院为例,该院先后设立全省第一个司法关爱未成年人示范点、未成年人爱心帮扶基地以来,对300余名少年犯、留守儿童以及未成年被害人建立帮教回访档案,走访未成年被告人(犯人)100余人次,回访帮教对象中有10余人考入高等院校,20余人重返校园,30余人与企业签订了正式劳务合同。

  “他们本是懵懂少年,有的在犯罪的时候还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有多严重。”省法院少审庭有关负责人表示,一直以来,全省法院少审法官无论碰到多少困难、遇到多大阻力,都会行使好手中的权利,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维护法律尊严,保护孩子不受侵害,让失足少年迷途知返,使每一个孩子在每一起案件中都能够感受到少年审判法官的爱心和温情,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开创河南法院少年审判工作新局面。、

  http://newpaper.dahe.cn/jrab/html/2019-05/31/content_343059.htm

责任编辑:yu    


关闭窗口

地址:信阳市羊山新区新五大道和新二十六街交叉口(东北处)  
邮编:46400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