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院文化 -> 文体园地

偷月饼

  发布时间:2018-09-28 09:13:12


    在我小的时候,每到中秋佳节之时,母亲都要买上几个月饼,说是月饼,其实就是在麦面中加了点蔗糖而已,市场上最最便宜的那种,但是,吃起这种月饼来,我们仍然觉得格外的香甜。母亲往往还会和有藕田的亲戚要来一根带枝节的藕,寓意“有子有孙”,然后,把月饼与藕放在一张小方桌上敬供月亮神仙,大人们都说等天上的月亮“吃”完了,地下的人才可以吃,听的我们悬乎悬乎的。

    这是我们农村的风俗习惯,很多年前传下来的,一直都没改变过。对于我们小孩子而言,最大的乐趣并不在吃月饼的一瞬间,我们更热钟于敬供月亮的那段时间,庄上几个年龄相仿的“小鬼们”······ 小明、小强...... 会欢天喜地地排成对,挨家挨户地跑,看谁家的月饼多,看谁家的藕更大,跑完了整个村子,我们也累了,就溜到常给我们讲故事的五保户张爷爷家歇歇脚,紧接着就是高谈阔论,当然谈论的主题便是月饼和藕,谈不到一块儿,我们就吵嘴,最后不欢而散,惹得张爷爷哈哈大笑。

    记得十岁那年的中秋节,我们还是跑,跑完了就干脆倒在路边的草垛上休息,这一次,我们谈论的主题不是月饼多少、藕大藕小的事了,我们在精心策划着偷窃月饼的计划,这个计划我们不谋而合,又得心应手,很快就顺利实现了。

    果然不出我们所料,第二天,几个母亲就凑到了一起,纷纷说起了失窃月饼的事来,最终的结果不得而知。晚上,母亲唬着脸问我:“昨晚你是不是去偷月饼了?”我拼命地摇头,矢口否认我的罪行,母亲纳闷不已:“真是怪了,其他人家的月饼都不少,偏偏就我们几家的少。”我暗暗地偷笑。事后,据小明、小强他们说,他们的母亲也问了同样的问题,并表露了同样的疑惑。

    第二年的中秋、第三年的中秋......我们的偷盗计划一直在秘密地进行着。

    突然有一天放学回家,听说张爷爷去世了,老人的命可真是苦,无儿无女的他是病死在床上的,当人们发现时,他已经奄奄一息了,所有的人无不为之掉眼泪。可惜的是,我们再也听不到张爷爷给我们讲好听的故事了,我们几个禁不住失声痛哭。

    一晃又到了中秋节,那天晚上,母亲拉过我:“娃啊,张爷爷去世了,今年的中秋节你们不用再偷月饼了吧?”我微微一怔,悄悄地问:“娘,您都知道啦?”母亲点点头,满脸沮丧,嘴里喃喃地说:“那天在整理张爷爷的衣物时,有人发现了一个小本子,本子上记录着张爷爷与你们的故事,当然也包括月饼的事,他还说月饼是你们省下来给他吃的,你们也真是的,如果说出来的话,大人们肯定会支持你们的,何必要偷呢?”

    每到中秋佳节之时,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儿时偷月饼的往事,还有那段挥之不去的乡愁,我真的希望,每年的中秋节都要偷一次月饼,那该多好啊!!

责任编辑:yu    


关闭窗口

地址:信阳市羊山新区新五大道和新二十六街交叉口(东北处)  
邮编:46400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